蛇 (脊索動物門爬行綱動物)文章來源:https://baike.baidu.com/item/%E8%9B%87/68023 添加時間:2020/2/19 17:24:00
-
蛇 (脊索動物門爬行綱動物) 編輯 討論45
本詞條由“科普中國”科學百科詞條編寫與應用工作項目 審核 。
聲明溫馨提示:保護野生動物,杜絕野味,它們不屬于餐桌。
蛇(學名:Serpentiformes)是脊索動物門、爬行綱下的一類動物。體細長,分為頭、軀干和尾三部分,無四肢或在低等蛇類橫裂的泄殖孔兩側有爪狀的后肢遺跡;周身被鱗;頭部形狀各異,鼻孔位于吻側,但終生海棲的海蛇科(Hydrophidae)種類則居于吻背;眼球外有保護性的透明皮膚,瞳孔圓形、垂直橢圓形或水平橢圓形,無活動性眼瞼,晶體幾呈圓球形;舌細長分叉;前頜骨(僅蟒科蛇類具齒)、上頜骨、腭骨、翼骨和齒骨上附生著齒尖后彎的牙齒,然而齒的大小、數(shù)目及其結構則隨不同蛇種而異;尾部明顯地短于頭體長。
蛇的棲息環(huán)境因種類的不同而各不相同,棲息的環(huán)境多種多樣,有的生活于穴洞,有的生活在地面,有的生活在樹上,又有生活在水中。蛇是一種體溫隨氣溫而變的變溫動物,因為蛇本身沒有完善的體溫調節(jié)機制來產(chǎn)生和維持恒定的體溫。蛇是肉食性動物,所吃的動物種類很多,從無脊椎動物到各類脊椎動物。分布于地球上除南北極以外的所有地方。
蛇是歷經(jīng)1.3億年的漫長進化發(fā)展而成的一個特殊生物類群,對維護生態(tài)平衡有著重要作用。蛇屬于變溫動物,進化程度較低,其分布和生存受氣候影響較大,是一穩(wěn)定性較為脆弱的生物類群 [1] 。
根據(jù)《The Reotile Database》的收錄,全世界有蛇3425種,中國有241種。據(jù)趙爾宓《中國蛇類》記載,中國有蛇類205種。隨著野外調查的深入,中國蛇類新種和新記錄不斷增多 [2] 。
(概述圖參考資料: [3] )
百科醫(yī)典開放日動物傷害主題
TA說
這種動物在原始社會是祥瑞之物權利的象征,現(xiàn)代卻多以妖魔出現(xiàn)2017-11-19 20:42
自上古時期,人們就創(chuàng)造了各種美好的神話故事,故事里的世界具有神奇的力量和無限可能,雖然現(xiàn)在看起來天馬行空,但是原始社會的人們懷著敬畏的態(tài)度對大自然中的神奇力量頂禮膜拜,久而久之,每個部落都有了自己的圖騰,其中蛇作為當時的佼佼者被大多數(shù)部落所信仰,供奉。...詳情
內(nèi)容來自
中文學名蛇拉丁學名Serpentiformes別 稱小龍、虵、蛇類、蛇目、有鱗目、蛇亞目界動物界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爬行綱 亞 綱雙孔亞綱 目蛇目亞 目3亞目 [4] 科18科 [4] 屬380余屬 [5] 種3400余種 [5] 分布區(qū)域地球上除南北極以外的所有地方英文名稱snake
目錄
1 動物學史
2 形態(tài)特征
3 棲息環(huán)境
? 穴居生活
? 地面生活
? 樹棲生活
? 淡水生活
? 海水生活
4 生活習性
? 活動特性
? 食性特點
? 捕食行為
? 蛻皮現(xiàn)象
? 感知能力
? 行進方式
5 分布范圍
6 繁殖方式
7 下級分類
? 盲蛇亞目
? 原蛇亞目
? 新蛇亞目
8 保護現(xiàn)狀
? 保護級別
? 物種現(xiàn)狀
? 保護措施
9 主要價值
? 科學價值
? 經(jīng)濟價值
動物學史編輯
蛇
蛇(9張)
蛇是爬行綱動物演化史中最遲出現(xiàn)的類群,最早的蛇化石出土于距今七千多萬年的中生代白堊紀地層內(nèi)。蛇和蜥蜴的親緣關系密切,許多學者經(jīng)過研究發(fā)現(xiàn):較原始的細盲蛇科(Leptophlopidae)的蛇中,體鱗呈覆瓦狀排列,腹鱗小而分化不明顯;上頜骨、腭骨、翼骨等顱骨密接,方骨短,限制了蛇嘴的極度張開;下頜保留著冠狀骨;有烏喙骨和腰帶骨。巨蜥科(Varanidae)的分叉之舌,以及美洲鬣蜥科(Iguanidae)的椎骨結構和血紅蛋白經(jīng)蛋白酶水解所產(chǎn)生的肽類指紋圖等,均與蛇相似。更有甚者的是蜥蜴目中不但具有四肢退化而呈蛇形的蛇蜥科(Anguidae)、蚓蜥科(Amphisbenidae)的種類,并且還能在不同類型的蜥蜴之間看到其肢體長度比例上逐漸縮短直至萎縮消失的過程。這些實例都無可爭辯地證實了蛇是淵源于蜥蜴,并循著身體延長和喪失四肢演化而從蜥蜴主干上所分化出的一個分支。 [5]
形態(tài)特征編輯
外形
蟒蛇
蟒蛇(6張)
蛇體細長,分為頭、軀干和尾三部分,無四肢或在低等蛇類橫裂的泄殖孔兩側有爪狀的后肢遺跡。周身被鱗。頭部形狀各異,鼻孔位于吻側,但終生海棲的海蛇科(Hydrophidae)種類則居于吻背,并有瓣膜支配啟閉,適于長時間潛水泅泳。眼球外有保護性的透明皮膚,瞳孔圓形、垂直橢圓形或水平橢圓形,無活動性眼瞼,晶體幾呈圓球形;穴居地下的盲蛇類,眼已十分退化,甚至被鱗所掩而成一隱約可見的黑點。舌細長分叉,藏于口腔的舌鞘中。前頜骨(僅蟒科蛇類具齒)、上頜骨、腭骨、翼骨和齒骨上附生著齒尖后彎的牙齒,然而齒的大小、數(shù)目及其結構則隨不同蛇種而異,故為蛇目分類中的重要依據(jù)之一。通常,蛇具有3種不同齒型:齒內(nèi)無溝、無管的實性無毒牙;附生在上頜骨前部或后部的前溝牙(眼鏡蛇科、海蛇科等)、后溝牙(游蛇科的花條蛇、水蛇、林蛇等);著生于上頜骨前端的管牙(蝮科)。溝牙和管牙以導管與位于眼后皮下的毒腺連通。尾部明顯地短于頭體長。 [5]
性征
蛇在外貌上的性別差異不顯,但一般雄蛇的尾較長,尾基兩側因內(nèi)藏一對半陰莖而略顯粗大,半陰莖勃起時可自泄殖孔中翻出;半陰莖的形態(tài)各異,頂端分叉,自基至頂有一精溝;雌蛇尾形短細,基部后方驟然變細,對比之下易與雄蛇區(qū)別。幼蛇的吻鱗下緣有一由釉質和齒質構成的小卵齒,附生在前頜骨上;卵胎生蛇類同樣也有卵齒。 [5]
骨骼特征
蛇的骨骼
蛇的骨骼(6張)
蛇的顱骨屬于雙顳窩類,但在蜥蜴類退化方軛骨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失去眶后骨和軛骨,也無圍眶小骨,從而完全消失了眼窩、上顳窩、下顳窩三者之間分界的骨弧,使之匯合成一個大孔。方骨的活動性因上述諸骨消失而得到了加強,并通過與鱗骨、翼骨、腭骨、橫骨等骨之間的可動性關節(jié),以及憑借韌帶聯(lián)接的左、右下頜。脊柱分區(qū)不明顯,僅分化為尾前椎和尾椎兩部分。椎骨前凹型,除前、后關節(jié)突外,尚有由相鄰兩枚椎骨的椎弓凹和椎弓突共同合成的關節(jié),可增強前、后椎骨的聯(lián)系和靈活性,以利脊柱的活動。無胸骨,也不構成胸廓。除寰椎外,所有尾前椎的兩側都附接肋骨,肋骨的腹端和中段分別以肋皮肌與其緊貼的前、后腹鱗相連。 [5]
棲息環(huán)境編輯
蛇的棲息環(huán)境因種類的不同而各不相同,棲息的環(huán)境多種多樣。有的生活于穴洞,有的生活在地面,有的生活在樹上,又有生活在水中的蛇。 [6]
穴居生活
屬于穴居生活的蛇多是一些比較原始和低等的中小型蛇類。由于適應穴居生活的結果,它們解剖構造的特點是:頭小,頭骨聯(lián)結牢固;口小,口前方略為突出,眼不發(fā)達;尾短;腹鱗沒有分化或不發(fā)達。如盲蛇屬、閃鱗蛇屬。穴居生活的蛇,多于晚上或陰暗天氣到地面上來活動,都是無毒蛇。 [7]
地面生活
大多數(shù)蛇類都進行地面生活,其特點是在蛇目范圍內(nèi)體形正常,較少特化,一般腹鱗較寬大,在地面上行動迅速。例如,生活于山區(qū)的游科的紫沙蛇、眼鏡蛇科的麗紋蛇屬、蝰科的蝮屬和烙鐵頭屬中的大部分種類。生活于平原丘陵的眼鏡蛇科的環(huán)蛇屬、蝰科的蝰蛇、白唇竹葉青。生活于沙漠或戈壁地區(qū)的花條蛇。有許多蛇在山區(qū)、平原及丘陵都可遇到,如眼鏡蛇科的眼鏡蛇及眼鏡王蛇、蝰科的蝮蛇等。它們多半是分布范圍較廣的蛇。地面生活的蛇也棲息居洞內(nèi),其中有許多種類都善于游泳或者善于攀援。 [7]
樹棲生活
大部分時間都棲居喬木或灌木上。體細長,尾亦長,適于纏繞;眼大,視覺發(fā)達;腹鱗寬大,中央較平而兩側略向背面翹起,有側棱。如游蛇科的金花蛇、綠瘦蛇、林蛇屬等。竹葉青是樹棲蛇類,但不具前述典型特征。此外,烙鐵頭等也常攀援樹上。 [7]
淡水生活
大部分時間都在水域內(nèi)活動及攝食。有主要生活于靜水稻田或水塘中鉛色水蛇、中國水蛇等;有主要生活于小型流溪中的;有靜水或流溪中都可遇到的。典型的水棲蛇類是后溝牙類毒蛇水蛇屬,其特征是體較粗短,尾亦較短;腹鱗不發(fā)達;鼻孔位于近背側。 [7]
海水生活
主要是海蛇科,都是前溝牙類毒蛇。其特點是尾側扁,絕大多數(shù)鼻孔開口于吻背,軀千亦略側扁,產(chǎn)仔。吃魚,漁汛期海蛇也最多。捕魚時容易隨魚群捕入網(wǎng)中。 [7]
生活習性編輯
活動特性
蛇是一種體溫隨氣溫而變的變溫動物,因為蛇本身沒有完善的體溫調節(jié)機制來產(chǎn)生和維持恒定的體溫。蛇類活動的最適溫度是20-30℃,在這適宜范圍內(nèi)蛇的生長速度也隨氣溫上升而直線上升??諝鉂穸葘ι哳愐灿泻艽笥绊?,一般以50-70%為宜。蛇的活動與外界溫度、濕度、光線以及食物密切相關。在這些外界環(huán)境條件的作用下,出現(xiàn)了明顯的季節(jié)性和晝夜性的特性。 [6] [8]
季節(jié)性
中國絕大部分的地區(qū)一年四季溫度變化大,因而蛇的活動也有明顯的季節(jié)差異。一般從春末夏初到冬初,由于氣溫均在10-35℃,適于蛇的活動。據(jù)觀察,蛇在20-35℃時四處活動覓食、飲水或洗澡。 [6]
當冬天氣溫開始下降變冷時,蛇的體溫則隨之下降,蛇體的功能減退。當氣溫下降至10℃時,蛇停止一切活動,開始進人冬眠。在冬眠期間,蛇不吃不喝,新陳代謝降到最低水平,靠體內(nèi)積累的脂肪消耗提供能量,以維持其生命活動的最低需要。冬眠是蛇對低溫的適應,也是蛇類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種遺傳特性。野外冬眠時往往幾十條或成百條蛇聚集在一起,在干燥的洞穴內(nèi)、樹洞內(nèi),這樣可以升高體溫,減少水分蒸發(fā),利于越冬。直到次年春暖花開、外界氣溫高于10℃時,蛇方能從冬眠中蘇醒,開始出洞生活。 [6]
當夏天氣溫高于35℃時,蛇的體溫升高。此時,蛇的活動減少,同時會躲在大樹下、水池邊、陰涼潮濕的地方降低體溫,不至于熱死。另外,每當夏季天氣炎熱之時,生活在干燥沙漠里的蛇以及生活在熱帶、亞熱帶的蛇會躲在樹蔭下潮濕的地方,一動也不動地進行夏眠。夏眠與冬眠一樣,也是蛇類對環(huán)境適應的一種遺傳特性。 [6]
晝夜性
晝夜性指蛇每天活動的規(guī)律,晝夜活動的規(guī)律與覓食和環(huán)境、溫度、光線等相關。一般來說,眼鏡王蛇、眼鏡蛇等主要在白天活動覓食,晚上休息,稱為晝出性活動。銀環(huán)蛇、金環(huán)蛇等主要夜晚外出活動覓食,稱為夜出性活動。而蝮蛇則多在早晨和黃昏外出活動覓食,稱為晨昏性活動??偟恼f來,晝夜活動的規(guī)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被蛇捕食的動物的活動時間。 [6]
此外,蛇的活動也與外界濕度有關。如尖吻蝮蛇、烙鐵頭、竹葉青等在陰雨天濕度大時活動頻繁,且異?;钴S。眼鏡蛇等則多在濕度低的晴天外出活動。一般的蛇類在即將下雨或久陰驟晴、天氣悶熱、濕度大時積極出外活動。不管是白天或者夜晚出外活動的蛇,大多數(shù)是為了覓食,每當它們飽餐之后,會在棲息之所睡幾天,等肚中的食物消耗完畢才再次外出活動覓食。 [6]
食性特點
眼鏡蛇捕食同類
眼鏡蛇捕食同類(5張)
蛇是肉食性動物,所吃的動物種類很多,從無脊椎動物(如蚯蚓、蜘蛛、各種昆蟲及其幼蟲)到各類脊椎動物(如魚、青蛙、蟾蜍、蜥蜴、蛇、鳥類及小型獸類)。蛇吃的各種動物都一定要是活的,也即是說蛇只捕食活蹦亂跳的動物,而對這些動物的尸體也是不光顧的。但是,人工養(yǎng)蛇時,經(jīng)過專門馴食訓練后,以及在極度饑餓時,蛇也會吃肉塊或死亡的動物尸體。 [6]
蛇吃的動物種類繁多,但并不是每種蛇都吃這些動物,每種蛇對捕食的動物是有選擇的,因而各種蛇吃的食物種類就有所差別。按照蛇捕食動物種類特點可分為廣食性和狹食性兩大類。廣食性蛇捕食的動物種類多、范圍廣。如蟒蛇,它不但捕食蛙、蛇、鳥、老鼠等小型動物,還會捕食麂、鹿、豬和山羊等大動物。眼鏡蛇、竹葉青、蝮蛇捕食的動物也有魚、蛙、蜥蜴、蛇、鳥等多種。狹食性蛇一般捕食1-2種動物而已,如盲蛇以昆蟲為食,翠青蛇吃蚯蚓,眼鏡王蛇主食蛇類或蜥蜴類等。而金環(huán)蛇、銀環(huán)蛇則喜歡吃魚類,如泥鰍、黃鱔和鰻魚等。 [6]
蛇捕食的動物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首先,常因所處的環(huán)境有所不同,如生活在蛇島的蝮蛇主要食鳥,而在中國華北地區(qū)則主食蛙與鼠,分布在中國新疆地區(qū)的則以吃蜥蜴為主。其次,季節(jié)性的變化也影響著蛇類的食性,如草原蝰在春季以蜥蜴為主要食物,而在夏季則以蝗蟲為主要食物。此外,某些蛇的成體與幼體間的食物也不完全相同,如蝮蛇成體以吃老鼠為主,而幼體則吃昆蟲了。人工飼養(yǎng)時也可以改變蛇的食性,如烏梢蛇在野外以蛙為食,而人工飼養(yǎng)時可喂小白鼠,甚至還可以吃食瘦肉塊。 [6]
蛇除了捕食動物以外,絕大多數(shù)的蛇都需要從外界環(huán)境中攝取水分,所以蛇是要飲水的。蛇平時多舐取草叢、樹葉上的水,若遇天旱久未下雨寸,常常爬到水溝、池塘或水田中喝水。 [6]
捕食行為
覓食方式
蛇或者依靠嗅覺找到食物,或者依靠視覺找到食物。大概說來,陸棲和樹棲的蛇在覓食過程中視覺比嗅覺更為主要,而穴居、半水棲或水棲蛇類則嗅覺比視覺更主要。前者在蛻皮前,視覺模糊,就停止攝食。后者在蛻皮過程中照樣攝食,而且可以依靠嗅覺攝取死動物為食。 [7]
攝食方法
許多無毒蛇在咬住食物對象后,.或者直接將動物吞吃下去,或者先用自己細長身體的前半部把食物纏上幾圈,使其窒息而死,再慢慢吞吃。具有毒腺和毒牙的蛇,叫作毒蛇。后溝牙類的毒蛇,毒牙長在上頜骨的后端,咬住食物后,經(jīng)過反復嚼咬,毒液便沿著溝牙注人動物體內(nèi)。前溝牙類毒蛇,咬到食物對象時,毒液立即沿溝牙注人動物體內(nèi)。這兩類毒蛇毒液的主要成分都是引起神經(jīng)麻痹的神經(jīng)毒,動物中毒麻痹后,毒蛇便可順利地將其吞吃。還有一類具管牙的毒蛇,上頜骨極短,上面只長;著較長的管牙,管牙隨著上頜骨的活動可以在口腔內(nèi)平臥或豎立。管牙類的毒液主要成分是破壞血細胞、血管壁或損害心肌的血循毒,注入動物體后,動物很快就會因出血、溶血或血液凝結、循環(huán)衰蝎而死亡。毒液中除了引起動物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或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毒的成分以外,還有很多復雜的成分。其中最重要的是一些有消化作用的酶。當蛇毒注人動物體后,這些酶就開始分解動物組織。[7]
吞吃食物過程
一般的蛇,其與攝食有關的各骨的聯(lián)結都較靈活,尤其是下頜通過方骨間接連在顱骨上,因此,口可以張開到130度(人的口只能張開30度),加以下領的兩半在頦部以韌帶相連,還能左右展開。當蛇咬住食物后,長有牙齒的成對的上頜骨、腭骨、翼骨和下頜骨,都可以左右交替地將食物向后拉動,與此同時,蛇的上、下領還向前包住食物,自然不難吞下比自己頭大幾倍的食物了。食物一旦被蛇吞人食道,由于體壁可以高度擴張,加上體壁肌肉的依次收縮,食物很快就被送入胃內(nèi)。 [7]
消化
蛇的消化力很強,不論吞吃什么動物,充分消化后,骨骼也無殘留,只有像鳥羽、獸毛等不能被消化而隨糞便排出。消化的速度除了與食物的大小、是否容易消化有關外,主要還決定于在一-定范圍內(nèi)溫度的高低。生活在溫度較高的環(huán)境中的蛇比在溫度低的環(huán)境中的蛇消化要快些。 [7]
蛻皮現(xiàn)象
蛇的蛻皮現(xiàn)象
蛇的蛻皮現(xiàn)象(4張)
蛇蛻皮從吻端開始,逐漸向后,舌尖、眼外面的透明膜都要蛻皮。蛇的皮膚分為表皮和真皮兩部分,表皮由最下面的生發(fā)層以及依次向上的生活細胞層、甲種角質層和乙種角質層組成。生發(fā)層的細胞之間雜有一些表皮色素細胞。在每一鱗片的外表面,乙種角質層較甲種角質層厚,而鱗片的內(nèi)表面及絞合區(qū)則以甲種角質層為主。真皮深層的致密結締組織在身體表面是連續(xù)的,將皮膚與其下方的皮下組織隔開。鱗片與鱗片之間的絞合區(qū)的皮膚較薄,使蛇體可以活動自如。絞合區(qū)和鱗片下表面的甲種角質層是柔軟的,使蛇體能夠擴大。這種構造也是保證蛇可以吞吃較大食物的重要因素之一。 [7]
甲種角質層下部和它與生發(fā)層間的生活細胞又可總稱為中介層。蛻皮前,生發(fā)層細胞進入迅速的增生過程,在中介層之下形成一新的表皮結構,它也包括生活細胞層和兩種角質層。蛻皮時,可能是嗜酸性顆粒白細胞(此時從真皮血管中遷移而來)產(chǎn)生的蛋白質水解酶的作用,使舊的中介層溶解。所以位于中介層表面的老的表皮結構蛻去,而它下面新形成的表皮結構便顯露于外了。由于:①蛻皮和生長都受腦垂體和甲狀腺激素的控制;②年輕的蛇生長迅速,比年齡大而生長遲緩的蛇蛻皮頻率大些。所以蛇的蛻皮可能與生長有一定的聯(lián)系。飼養(yǎng)情況下觀察到有許多因素影響蛻皮,如溫度、濕度、體外寄生蟲的存在,環(huán)境的改變,食物的變更等等。 [7]
感知能力
視覺
蛇眼位于頭的兩側。盲蛇科的眼退化為隱于鱗片之下的黑點,只能感知光亮或黑暗。其他穴居蛇類的眼也較小,視覺不發(fā)達。蛇眼沒有活動的上、下眼瞼,也沒有瞬膜,而有一固定的透明圓膜罩于眼外,所以眼不能閉起來。蛻皮時也要蛻去透明圓膜表面的角質層。因此,蛻皮前,透明圓膜變渾濁,蛇看不清楚東西。 [7]
白天活動的蛇,眼較大,瞳孔圓形。晚上活動的蛇,瞳孔多為直立橢圓形,可避免白天的強烈光線,到晚上則散大呈圓形。大多數(shù)夜間活動的蛇,在視網(wǎng)膜和眼球后壁的細胞中有一-種色素物質,叫做結晶鳥便嘌呤,適應于蛇在晚上微弱光線下也能產(chǎn)生視覺興奮。 [7]
聽覺和平衡
蛇無外聽道、鼓膜、中耳(鼓室)和耳咽管等,只有聽骨(耳柱骨)和內(nèi)耳。蛇的內(nèi)耳同樣由兩部分構成:半規(guī)管和橢圓囊是平衡器官;球囊和耳蝸屬于聽覺器官。但由于蛇沒有外耳和鼓膜,所以不能接受空氣傳導的聲波,蛇中耳的耳柱骨一端連于內(nèi)耳的卵圓窗(前庭窗),另一端不連于鼓膜而連于方骨上,使蛇對于地表傳導的振動如人或動物接近的腳步聲極為敏感。 [7] [7]
舌頭、鋤鼻器和嗅覺
蛇口中經(jīng)常伸縮的“須”,實際上是蛇細長且分叉甚深的舌頭。蛇的舌頭經(jīng)常從吻鱗的缺刻伸出,不停閃動,是在搜集空氣中的化學分子,黏附或溶解于舌頭的濕潤表面上,再送入鋤鼻器中去產(chǎn)生嗅覺。鋤鼻器是蛇的嗅覺器官,位于腭骨前方的深凹,開口于口腔頂部前方,它的表面布滿嗅覺上皮,通常嗅神經(jīng)與腦相連。由于它不與外界直接相通,舌頭便成了它完成嗅覺功能的必要助手。蛇鋤鼻器的嗅覺功能特別發(fā)達,鼻腔的嗅覺作用反而成為次要的了。 [7]
頰窩
蝮亞科的蛇,如蝮蛇、尖吻蝮、烙鐵頭、竹葉青等,在頭部兩側,鼻孔與眼之間,位置相當于頰部的凹陷,叫作“頰窩”。頰窩的內(nèi)室以小孔與外界相遇,其內(nèi)保持著與周圍環(huán)境氣溫相同的溫度,頰窩外室則朝向發(fā)出溫熱的物體,以接受它發(fā)射出來的熱射線。結果,頰窩膜兩面的溫度不同,在膜上形成一個溫差電動勢,通過神經(jīng)傳導到中樞,產(chǎn)生感覺。頰窩不僅能在一定距離內(nèi)分辨出攝氏千分之幾度的溫差,而且還能確定發(fā)射熱射線物體的位置,所以頰窩又叫“熱測位器”。響尾蛇的頰窩不僅能感知比周圍氣溫高的物體,也能感知比氣溫略低的物體,其精確度可以察覺出與周圍氣溫只有攝氏千分之幾度(0.003℃)的變化。具有頰窩的毒蛇,如尖吻蝮,夜間有撲火的習性。 [7]
行進方式
蛇的行進方式最常見的,就是運用身體蛇行,以“S”型的方式向前推進。蛇利用腹部與地面產(chǎn)生摩擦。如果在玻璃下方觀察蛇的行進,可以看見其腹部鱗片的移動和滑行。它們的脊椎有將近五百塊的椎骨,讓其成為世界上最靈活的生物之一。 [9]
比如非洲西南部納米比亞的沙地,十分炎熱,但這里的側翼響尾蛇卻能適應。它將頭部抬起,身體前半部分離開地面,然后開始單側斜行,利用上背部重復運動。若從玻璃下方觀察其行進,能看到它的身體連續(xù)性地猛烈推擠,這也說明其盡可能不讓身體與灼熱的沙地接觸,任何時候都一樣。如此絕妙本領,讓其行動面積加大,甚至可以爬上高達300米的沙丘。 [9]
水中的蛇
水中的蛇(5張)
蛇在水中行進最為優(yōu)雅,長袍眼鏡蛇與其他蛇類不同,多棲息于人類居住地附近,在南非,它常在池塘和游泳池出沒,在那展現(xiàn)曼妙泳姿。利用蛇行的方式,眼鏡蛇的身體,大喇喇地左搖右擺。 [9]
有些品種則終身住在水中。在亞馬遜的雨林里,綠水蟒以河流淺灘處為家,它可以完全潛入水中,達十分鐘之久,體重可達270千克以上。森蚺是全世界最重的蛇類,它們可以長到10米長,雖然是龐然大物,森蚺可是游泳健將。借由水的浮力,它可蛇行于水中。在陸地上,森蚺和其他大型蛇類一樣,體型過大,蛇行不易,所以它們采取直線行進,利用腹部的鱗片往前推進,就像毛毛蟲的行進方式一樣。這種行進方式的蛇類,體型呈三角錐狀,腹部扁平著力地面。 [9]
分布范圍編輯
世界:地球上除南北極以外都有蛇的分布,但喜暖的蛇卻絕大部份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溫帶和寒帶地區(qū)蛇的數(shù)量和種類都很少。 [8]
中國:蛇廣泛分布于中國全境,但主要分布于長江以南的東洋界,表現(xiàn)出由北到南物種數(shù)量逐漸增多的分布趨勢和特點。其中以福建省、云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分布的種類最多(85-100余種),其次為廣東、貴州、湖南、四川、海南、安徽和浙江等?。?0-76種);而古北界種類較少(≤30種 ),其中青海、新疆、內(nèi)蒙古和黑龍江省最少(4-10種)。 [2]
中國各省區(qū)蛇類數(shù)量分布圖
中國各省區(qū)蛇類數(shù)量分布圖
繁殖方式編輯
蛇的交配
蛇的交配(5張)
蛇是雌雄異體動物,體內(nèi)受精,產(chǎn)卵或產(chǎn)仔繁殖。蛇出生后一般2-3年達到性成熟。性成熟的標志是生殖腺(雄性的睪丸和雌性的卵巢)中開始具有成熟的性細胞,可以進行交配繁殖。 [7]
蛇是體內(nèi)受精動物。雄蛇有一對交接器(叫做“半陰莖”),平時位于尾基部之內(nèi),交配時,在肌孔兩側由內(nèi)向外翻出,雄蛇可與若干雌蛇交配,而雌蛇只交配一次。蛇的交配期一般在春末夏初出蟄之后進行,交配時間延續(xù)半小時以上到數(shù)小時,有時可達一整天。交配后,精子在雌蛇輸卵管內(nèi)往往可以保存數(shù)年(報道最長的達5年)之久。所以,經(jīng)常觀察到雌蛇交配一次之后,單獨飼養(yǎng)下,可以連續(xù)3-4年產(chǎn)出已受精的卵。 [7]
大多數(shù)蛇類都產(chǎn)卵繁殖。蛇卵一般呈長橢圓形,具革質的堅韌卵殼,白色或白褐色,常彼此粘連成團。雌蛇多在隱蔽、有一定濕度和足夠溫度的地方產(chǎn)卵,如石下、樹洞中或落葉下。從卵內(nèi)孵出仔蛇一般需2個月左右。有的蛇卵成熟受精后,在母體輸卵管后段滯留發(fā)育,直接產(chǎn)出仔蛇,叫作“卵胎生”。卵胎生習性是高寒地區(qū)、水生生活的蛇類有利于孵卵的一種適應。同一種蛇產(chǎn)卵或產(chǎn)仔的數(shù)目,隨年齡、個體大小和生理狀況而有差別。一般而言,壯年、體大和健康的蛇多于年幼和年老、體小和不健康的蛇。 [7]
大多數(shù)蛇在2-3齡時性成熟,壽命長短視蛇種而不一,小型蛇類為10年左右,在人工飼養(yǎng)下,大型蛇類可活20-30年之久。[7]
下級分類編輯
蛇可歸納為3亞目,即盲蛇亞目(Scolecophidia)、原蛇亞目(Henophidia)、新蛇亞目(Caenophidia),下屬18科,380余屬。根據(jù)《The Reptile Database》的收錄,全世界有蛇3425種,中國有241種。據(jù)趙爾宓《中國蛇類》記載,中國有蛇類205種。隨著野外調查的深入,蛇類新種和新記錄不斷增多。 [7] [5] [2]
盲蛇亞目
為最原始的蛇類多具后肢帶。多具后肢帶。全身均勻覆蓋覆瓦狀圓鱗,無腹鱗分化,眼隱于眼鱗之下。 分布于世界各溫暖地區(qū)。身體粗細一致,頭尾均短,外形略似蚯蚓,多營穴居生活,食蚯蚓、白蟻等各種地下無脊椎動物。包括3科。 [4]
細盲蛇科(Leptotyphlopidae)
有2屬93種,分布于美國南部西印度群島中美非洲及巴基斯坦。僅下頷具齒。 [4]
異盾盲蛇科(Anomalepidae)
有4屬約20種,分布于中美洲南部及南美洲北部。上下頜均具齒。包括Anomalepis屬、Helminthophis屬、Liotyphlops屬、Typhlophis屬。 [4]
盲蛇科(Typhlopidae)
約6屬約229種。分布于非洲、亞洲及大洋洲的熱帶、亞熱帶地區(qū),少部份分部于中美洲。小型蛇類,形似蚯蚓,頭小尾短,圓柱形,從頭至尾粗細一致。最小種類全長僅95毫米,如小盲蛇;最大種類為非洲的巨盲蛇,全長可達775毫米。一般全長150-毫米。僅上頷具齒??谛?,位于頭端腹面;眼小,不明顯,隱于半透明的眼鱗下;背鱗、腹鱗分化不明顯,通身被鱗為大小一致的圓鱗。頭骨連結牢固,適于掘土穴居。體內(nèi)有骨片狀殘余的腰帶(后肢附著骨)。多數(shù)種類穴居土中,或隱棲于磚石下或缸缽底下,夜晚或雨后至地面活動。食昆蟲、蟲卵和幼蟲,如白蟻、白蟻和幼蟲;也吃蚯蚓和多足類。卵生,少數(shù)卵胎生。中國有2屬4種,包括鉤盲蛇屬(Ramphotyphlops)兩種和盲蛇屬(Typhlops)兩種,常見如鉤盲蛇。 [4]
原蛇亞目
大中型的原始蛇類,多有后肢帶殘余。有9科。 [4]
蟒蚺科(Boidae)
有20余屬約60種。分布于熱帶地區(qū)。為較原始的低等無毒蛇類。通身被鱗較小,但已分化出腹鱗。泄殖肛孔兩側有爪狀后肢殘余,體內(nèi)尚有后肢帶殘余。最長者可達11米以上,如南美的綠水蟒,為最大的蛇類;最小者沙蟒僅長30余厘米。樹棲、水棲或棲沙土中。食各種脊椎動物,大型種類可吞食較大偶蹄類。捕得獵物即纏繞,待窒息后吞食。卵生或卵胎生。卵生者產(chǎn)卵最多可達100枚以上,一般幾十枚;母蛇有伏蜷卵上習性。分為3亞科:蚺亞科(Boinae)胎生有7屬27種、沙蟒亞科(Erycinae)胎生有4屬14種、蟒亞科(Pythoninae)卵生有8屬33種,僅分布于舊大陸。中國僅2屬3種,包括沙蟒、韃靼沙蟒和蟒蛇。 [4]
島蚺科(Bolyeridae)
僅2屬2種,包括分布于馬達加斯加島東北部馬斯克林群島(Mascarene)的圓島上的島蚺(圓島蚺)和已滅絕的雷蛇。卵生。由于人為的棲地破壞和帶來的豬的競爭,圓島蚺分布越來越局限。 [4]
林蚺科(Tropidophiidae)
有4屬24種。分布于墨西哥到南美洲北部以及加勒比海諸島。體型很小,最小者身長僅32厘米,大者也不過1米。地棲。卵胎生。 [4]
亞洲筒蛇科(Cylindropheidae)
有1屬8種。分布于東南亞。頭小,背腹扁平,吻端寬而圓。無鼻間鱗、頰鱗和眶前鱗,腹鱗略大于背鱗;尾短。生活于稻田或花園等泥土疏松處,穴居,捕食時才到地面活動。捕食其他蛇類、鰻類。受到威脅時,將尾豎起,如膨頸的眼鏡蛇頭部,以恐嚇敵害;與此同時,另一端真正的頭則伺機鉆入巖縫或木片之下,尾亦隨后入內(nèi)。卵胎生,產(chǎn)仔蛇3-13條。中國僅1種,即紅尾筒蛇,廣泛分布于東南亞,但在中國數(shù)量稀少,僅福建廈門、海南和香港采到過標本。 [4]
筒蛇科(Aniliidae)
僅1屬1種,即筒蛇。分布于南美洲北部。具后肢帶殘余。全長不到1米,體色鮮艷,但無毒。 [4]
倭管蛇科(Anomochilidae)
僅1屬2種。分布于蘇門答臘和馬來西亞。穴居。如李氏倭管蛇,為瀕危物種。 [4]
針尾蛇科(Uropeltidae)
有8屬47種。分布于印度南部和斯里蘭卡。中型穴居蛇類,與管蛇相似但無后肢殘余。尾端具大型鱗片,有輔助掘土作用。[4]
美洲閃鱗蛇科(Loxocemidae)
僅1屬1種,即美洲閃鱗蛇(墨西哥穴蟒)。分布于墨西哥南部到哥斯達黎加。穴居。 [4]
閃鱗蛇科(Xenopeltidae)
僅1屬2種。主要分布于東南亞。因鱗片在陽光下可閃耀虹彩光澤而得名。全長近1米,體圓柱形。頭和眼均小,尾短。腹鱗較窄,其寬度不到相鄰背鱗的3倍。穴居,棲息于樹林或田野泥土松軟處,多躲藏于朽木、石塊下。捕食蚯蚓、蛙和小型哺乳動物。性馴善,不主動咬人,如受激惹可迅速顫動其尾部。卵生,產(chǎn)卵6-17枚。閃鱗蛇分布于東南亞和南亞,中國見于云南西雙版納、孟連和廣東;海南閃鱗蛇為中國特有種,可分2亞種,指名亞種僅分布于海南省,大陸亞種分布于南方各省,數(shù)量稀少。 [4]
新蛇亞目
進步的蛇類,肢帶已經(jīng)完全消失,一些種類還進化出了毒牙和毒腺,成為高效率的捕食者。包括現(xiàn)存的全部毒蛇和大多數(shù)無毒蛇,分布非常廣泛,世界上大多數(shù)地方均能見到。有6科。 [4]
瘰鱗蛇科(Acrochordidae)
有1屬2種。分布于印度半島、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及大洋洲沿海。頭鈍圓,眼小,體粗壯,尾短且側扁。通體皮膚松弛,覆以細小的瘰粒狀鱗;無腹鱗,腹中線有1個皮膚縱褶。生活于大陸或海島沿岸河口地帶,幾乎不能在陸地正常生活,以魚為食。在有的地方數(shù)量極多,常成群集隊,漁民捕魚時常被捕入網(wǎng)中。卵胎生,每次產(chǎn)27仔左右。中國極少見,僅在海南省三亞沿海捕獲過1條瘰鱗蛇。該科是界于原蛇與新蛇之間的類群,既可屬原蛇亞目也可屬于新蛇亞目。 [4]
游蛇科(Colubridae)
有近300屬約1400種,包括2/3現(xiàn)存蛇類,是蛇目最大科,可分為多個亞科。頭背面覆蓋大而對稱的鱗片,背鱗覆瓦狀排列成行;腹鱗橫展寬大。上頜骨不能豎立,其上生有細齒;少數(shù)種類為后溝牙類毒蛇,即最后2-4個細齒形成較大而有縱溝的溝牙。形態(tài)和習性多樣性豐富,樹棲、穴居、水棲或半水棲。卵生。中國有36屬141種,分隸于閃皮蛇亞科(Xenodermatinae)、鈍頭蛇亞科(Pareatinae)、游蛇亞科(Natricinae)和水游蛇亞科(Homalopsinae)。 [4]
穴蝰科(Atractaspididae)
有11屬66種。分布于非洲及中東。分為2亞科:穴蝰亞科(Atractaspidinae)共1屬18種、食蚣蝰亞科(Aparallactinae)共10屬48種。有毒。是從游蛇科獨立出的一科。 [4]
眼鏡蛇科(Elapidae)
有44屬186種,可分為環(huán)蛇亞科(Bungarinae)、眼鏡蛇亞科(Elapinae)和虎蛇亞科(Notechinae)。廣布于歐洲以外的各大洲。陸棲。上頜骨較短,水平位,不能豎起;前溝牙類毒蛇,主要為神經(jīng)毒,也有混合毒者。包括許多劇毒蛇種,如內(nèi)陸泰攀蛇(細鱗泰攀蛇)、黑曼巴蛇等,其一次排毒量可以殺死25萬只老鼠。中國有4屬8種,主要分布于長江以南,如金環(huán)蛇、銀環(huán)蛇、麗紋蛇、眼鏡蛇、眼鏡王蛇。其中眼鏡王蛇全長可達6米,為最大毒蛇。 [4]
海蛇科(Hydrophiidae)
有16屬約50種,可分為海蛇亞科(Hydrophiinae)和扁尾海蛇亞科(Laticaudinae)。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熱帶海域中。前溝牙類毒蛇,為神經(jīng)毒,但主要作用于橫紋肌,故又稱肌肉毒,毒性極強,屬于最強的動物毒。體后部及尾側扁,適于游泳;鼻孔開口于吻背,有可開關的瓣膜。腹鱗退化或消失。肺發(fā)達,從頭延伸至尾;也可用皮膚呼吸。舌下有鹽腺,可排出隨食物進入體內(nèi)的過量鹽分。棲息于沿岸近海,食魚。多數(shù)卵胎生。中國有10屬16種,常見如藍灰扁尾蛇、長吻海蛇。常歸于眼鏡蛇科。 [4]
蝰蛇科(Viperidae)
有16屬188種,可分為蝰亞科(Viperinae)、白頭蝰亞科(Azemiopinae)和蝮亞科(Crotalinae)。頭大,三角形,略扁,頸細而明顯;蝮蛇鼻眼間有頰窩,是熱能的靈敏感受器,可測知周圍溫血動物的準確位置,蝰蛇無;上頜短而略高,前端著生一對長而彎曲的管狀毒牙和幾對后備毒牙,張口時能豎立,閉口時倒臥于口腔背部,為血液循環(huán)毒蛇。頭被為大而對稱鱗片或全為小細鱗。體粗壯或粗細適中。尾短;響尾蛇末端具有一串角質環(huán),為多次蛻皮后的殘存物,遇敵或急劇活動時迅速擺動,每秒達40-60次,能長時間發(fā)出響聲。中國有5屬21種,如白頭蝰屬(Azemiops)、蝰屬(Vipera)、蝮屬(Agkistrodon)、尖吻蝮屬(Deinagkistrodon)、烙鐵頭屬(Trimeresurus)。 [4]
保護現(xiàn)狀編輯
保護級別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評估蛇類43種,其中野生滅絕1種,極危8種,瀕危9種,易危11種,需予關注11種,數(shù)據(jù)缺乏2種,未予評估1種?!吨袊锓N紅色名錄》評估蛇類208種,其中極危5種(2.4%),瀕危4種(1.9%),易危60種(28.8%),近危28種(13.5%),需要關注81種(38.9%),數(shù)據(jù)缺乏23種(11.1%),未評估7種(3.4%)。其中,最為瀕危是莽山烙鐵頭,現(xiàn)存野外種群個體數(shù)量不足500條,處于極度瀕危狀態(tài)。 [2]
物種現(xiàn)狀
蛇
蛇(7張)
隨著環(huán)境污染、棲息地喪失和破碎化,以及過度利用,蛇類資源處于衰減之中。 [2]
1995-2000年中國重點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中對19種蛇類在全中國的野生資源量進行了調查,2003年陶吉興等報道浙江省12種重點蛇類的資源量,2000-2003年哈登龍等對河南雞公山自然保護區(qū)蛇類資源進行了調查,2009-2010年鮑方印等對安徽省赤鏈蛇進行了調查,1997-2009年陳芳等比較研究了旅游開發(fā)對南岳衡山蛇類數(shù)量的影響,1994-1997年王松進行了安徽省皇甫山自然保護區(qū)蛇類資源調查等??傮w而言,從20世紀50年代初到20世紀90年代末,部分蛇類野外種群在中國全境或部分區(qū)域呈現(xiàn)下降的趨勢。如遼寧省兩種蝮蛇(巖棲蝮和烏蘇里蝮)的野外種群從20世紀70年代的1000萬條下降到1997年調查時的300萬條,同期赤峰錦蛇從100萬條下降到10萬條。 [2]
保護措施
中國蛇類具有豐富的物種多樣性和資源優(yōu)勢特點,是全球最為豐富的蛇類資源國家之一。蛇類保護與利用在中國由來已久,新中國成立以來,一直重視蛇類資源的保護與利用管理,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藥材資源保護管理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qū)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來保護蛇類等野生動物和包括藥用蛇類在內(nèi)的野生藥材資源,建立相關的自然保護區(qū)對蛇類棲息地和種群進行有效的保護與研究。國家林業(yè)局確定了“加強資源保護,積極馴養(yǎng)繁育,合理開發(fā)利用”的保護利用方針,采取有效措施,強化野外資源保護,促進人工資源培育,逐步實現(xiàn)了由利用野外資源為主向利用人工繁育資源為主的戰(zhàn)略轉變,統(tǒng)籌兼顧資源保護、可持續(xù)利用和傳統(tǒng)文化與中醫(yī)藥產(chǎn)業(yè)的協(xié)調發(fā)展。 [2]
法律法規(guī)建設及執(zhí)行
早在1958年,國務院在《關于發(fā)展中藥材生產(chǎn)問題的指示》中,就提出“保護和有計劃地發(fā)展地道中藥材的生產(chǎn)”,“必須注意野生藥材的保護與采集”和“積極有步驟地變野生動、植物藥材為家養(yǎng)家種”。其中就涉及到藥用蛇類的保護利用問題。1980年,中國正式加入“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mào)易公約(華盛頓公約,CITES)”,加強管理野生動植物資源的國際貿(mào)易。中國已有5種蛇列入CITES附錄Ⅱ。1987年,國務院進一步頒布了《野生藥材資源保護管理條例》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藥材物種名單》,將銀環(huán)蛇(金錢白花蛇)、烏梢蛇和五步蛇(蘄蛇)列為二級保護的藥用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伴隨著野生動物保護事業(yè)的發(fā)展,中國逐步加強了對蛇類野生資源的保護管理。特別是1988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后,1989年國務院批準發(fā)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將蟒蛇列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1992年中國簽署了《生物多樣性公約》,1994年國務院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qū)條例》,2000年國家林業(yè)局將205種蛇類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jīng)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各省區(qū)市也先后將許多種蛇類定為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從而在法律基礎上有力促進了中國對蛇類資源的保護管理,以行政許可的形式對嚴格管理獵捕和經(jīng)營利用蛇類資源,并對蛇類資源消耗進行宏觀控制。 [2]
2003年國家林業(yè)局發(fā)布了《商業(yè)性經(jīng)營利用馴養(yǎng)繁殖技術成熟的陸生野生動物名單》,2004年進一步發(fā)布了《關于促進野生動植物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對野生動植物野外資源實行普遍保護,禁止或嚴格限制獵捕野外資源直接用于商業(yè)性利用,并嚴禁以食用為目的獵捕野生動物。上述要求使得中國絕大多數(shù)餐飲企業(yè)停止了經(jīng)營蛇類菜肴的活動,極大降低了蛇類資源消耗量。國家林業(yè)局、衛(wèi)生部、工商總局、食品藥品監(jiān)管局、中醫(yī)藥局五部門于2007年聯(lián)合發(fā)布了《關于加強賽加羚羊、穿山甲和稀有蛇類資源保護和規(guī)范其產(chǎn)品入藥管理的通知》,明確要求停止野外獵捕蛇類活動,引導和規(guī)范蛇類人工繁育活動,并對庫存蛇類原材料進行核查、登記造冊、標準化封裝和定點保管,還限定了蛇類原材料使用范圍,確定了宏觀控制資源消耗總量的措施,對含蛇類成分制品實行專用標識管理制度。與此同時,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執(zhí)法監(jiān)管力量不斷加強,建立了以森林公安、野生動物保護行政管理體系為主,工商、海關等相關部門各司其職的執(zhí)法體系,經(jīng)常性開展執(zhí)法檢查和專項打擊行動,有效遏制非法獵捕和經(jīng)營利用蛇類及其他野生動物勢頭。 [2]
通過運用法律手段,有效的保護了一些蛇類資源,使得某些蛇種的野外資源得到恢復,種群處于健康發(fā)展之中。赤鏈蛇是長三角地區(qū)利用的主要蛇種之一,對安徽省赤鏈蛇的調查結果表明,皇甫山和大別山兩地赤鏈蛇種群年齡結構特點及種群結構比較穩(wěn)定,種群總體處于增長狀態(tài);性別比例基本平衡,種群處于健康發(fā)展之中。 [2]
自然保護區(qū)建設
建立自然保護區(qū)是保護好野生動植物的重要途徑,不僅對野生資源的動態(tài)變化進行常態(tài)調查和監(jiān)測,而且極大強化了野外種群及其棲息地保護管理。1980年,國務院批準建立了以保護中國特有珍稀蛇類蛇島蝮為主要對象的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建立保護區(qū)以來,保護區(qū)科研與管理人員與國內(nèi)外科學家合作對蛇島蝮的保護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保護工作,蛇島蝮種群得到了顯著恢復。此后,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也將莽山烙鐵頭蛇作為重點保護對象,從資源調查監(jiān)測、人工繁育放歸等方面開展了大量保護工作,2008年召開了中國首屆莽山烙鐵頭蛇保護工程研討會。保護區(qū)的建設有效的保護了蛇類野生資源,據(jù)報道,從2000年到2003年河南雞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分布的25種蛇種群數(shù)量有增加的趨勢。盡管自然保護區(qū)在蛇類資源保護方面發(fā)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是相對于中國廣闊的地域、豐富的蛇類多樣性和資源的不斷衰減,對蛇類的保護需求迫切而強烈。[2]
資源利用模式轉變
為了滿足可持續(xù)利用的需要,還必須進一步加強人工馴養(yǎng)繁殖的發(fā)展,促進人工資源的培養(yǎng),實現(xiàn)由利用野外資源為主向利用人工繁育資源為主的戰(zhàn)略轉變。 [2]
主要價值編輯
科學價值
維持生態(tài)平衡
蛇類在自然界中對維持生態(tài)平衡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近年來,由于蛇類數(shù)量的急劇減少,導致鼠類數(shù)量迅速上升,鼠害嚴重,導致疾病流行,糧食損耗,甚至引發(fā)水、火災害,經(jīng)濟損失很大。因此,應重視蛇類的滅鼠作用,因為一條蛇每年可以捕食鼠類100-200只,它是生物防鼠的重要力量。 [10]
提供仿生學的研究原理
蛇類流線形的體形,多種運動方式和功能,以及分叉的舌,敏銳的鋤鼻器和頰窩等感覺器官,在仿生學研究上有極大的啟示作用。有名的響尾蛇導彈、精密的熱輻射儀以及火車、拖船等的分節(jié)聯(lián)動裝置,飛機、潛艇等線形設計等,都是從蛇的形態(tài)、構造和生理功能中得到啟示的。 [10]
提供動物形態(tài)分類學標本
蛇類屬于脊椎動物的一大類群,通過野外調查,并根據(jù)其形態(tài)特點和它的分布與生態(tài)資料,對采集的標本通過制作進行分門別類,從而提供科研和教學的標本。 [10]
進行科學預測
蛇類是環(huán)境的指示動物。如在地震預測上,與貓、鼠、狗、貓頭鷹等二三十種動物比較,蛇能最早、最敏銳、最準確地作出異常反應。蛇對氣壓變化的感覺也非常靈敏,觀察蛇類的活動變化能及時地作出氣象預報?,F(xiàn)在,正在研究將蛇類應用到環(huán)境監(jiān)測和緝毒檢驗工作方面。 [10]
經(jīng)濟價值
食用價值
(注:這里指的是食用養(yǎng)殖蛇類;保護野生動物,杜絕野味,它們不屬于餐桌。)
蛇類菜品
蛇類菜品(4張)
經(jīng)分析認為:蛇肉中含有近20種氨基酸,其中人體必需氨基酸有8種,如谷氨酸可增強腦細胞的活力,天門冬氨酸可幫助肌肉消除疲勞。蛇肉中還含有硫胺素、核黃素、鈷胺素、維生素A、生育酚等多種維生素。另外,蛇肉中還含有豐富的鋅、銅、錳、硒、鈷等微量元素。其中鋅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兒童缺鋅可導致體弱多病、偏食、營養(yǎng)不良,甚至發(fā)育到成年時出現(xiàn)男性不育癥;缺鋅還會影響兒童的智力發(fā)育、心理健康和生長發(fā)育。據(jù)調查,中國有缺鋅傾向的兒童高達70%,蛇類養(yǎng)殖及綜合加工技術可以想象其嚴重性。鐵和鈷在補血、造血方面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有的微量元素是激活酶類活性的重要物質,有的還是酶類的重要組成成分。蛇肉中還含有豐富的天然?;撬?,它對促進嬰幼兒的腦組織發(fā)育和智力發(fā)展有重要的作用。 [10]
藥用價值
(注:這里指的是食用養(yǎng)殖蛇類;保護野生動物,人人有責。)
藥用蛇類
藥用蛇類(4張)
蛇類的經(jīng)濟價值,除了蛇肉可以食用外,經(jīng)加工炮制,可做成各種制劑的中成藥,在臨床上受到醫(yī)生和病人的歡迎。應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加工蛇產(chǎn)品,開拓了蛇在臨床應用上的廣闊前景,如活取蛇毒及其干制貯存技術、抗蛇毒血清的制備技術、從蛇毒中分離抗凝血酶類技術等,使傳統(tǒng)的蛇類藥材變成了現(xiàn)代高科技產(chǎn)品?,F(xiàn)在,以蛇的全體或器官、組織制成的治療風濕癥、哮喘病、皮膚病、慢性炎癥等藥劑暢銷國內(nèi)外,甚至在治療癌癥等頑癥上人們也對之寄予厚望。由于蛇組織具有強烈的生理活性,應用得當,療效顯著。 [10]
蛇的全身皆可人藥:①蛇干:包括蘄蛇干、烏梢干、金錢白花蛇干(孵出5-7天的銀環(huán)蛇幼蛇加工而成)均是有名的中藥,暢銷中國內(nèi)外,有祛風解毒、鎮(zhèn)痙止痛的功效,能治療風濕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等癥。“三蛇酒”(用眼鏡蛇、金環(huán)蛇、灰鼠蛇的肉或蛇干浸酒制成)和“五蛇酒”(用眼鏡蛇、金環(huán)蛇、銀環(huán)蛇、灰鼠蛇和錦蛇浸酒制成),是風濕藥酒。②蛇蛻:又名青龍衣。具有祛風、明目、解毒、殺蟲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療各種頑固性皮膚病,如疥瘡、頑癬、腫毒與帶狀皰疹等。③蛇膽:具有祛風除濕、明目益肝的功效,可以止咳化痰,清暑散寒,治療神經(jīng)衰弱、小兒驚風和高熱等癥。其中尤以眼鏡蛇、金環(huán)蛇和灰鼠蛇最為著名,合稱“三蛇膽”。④蛇油:冬眠前的蛇類,體內(nèi)貯存脂肪較多,經(jīng)煎熬加工可制成蛇油。多用來治療凍傷、燙傷、皮膚皸裂、慢性濕疹等。⑤蛇內(nèi)臟:有的用來治肺結核,還有的地區(qū)用蘄蛇睪丸治療梅毒。⑥蛇毒:為動物毒素中最強烈的一種,對人體可以引起許多損害,但運用得當可為良藥。蛇毒制劑可治療各種神經(jīng)痛、小兒麻痹及其后遺癥、錐體外系神經(jīng)麻痹、癌腫和血友病等。 [10]
輕工業(yè)原料
蛇皮的藥用較少。大蛇的皮一向是中國制琴重要原料。有的廠家也用蛇皮制做成小提包、皮帶、小錢包等,精致美觀。此外,蛇還有其他廣泛用途。隨著人們對蛇的經(jīng)濟價值認識的深化和普及,對蛇的需求量也會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