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蠹蟲
(昆蟲)
編輯 討論2
蠹蟲,咬器物的昆蟲。又比喻
危害集體利益的壞人。 蠹蟲遍布我國南北各省區(qū),危害馬尾松、
赤松、華山松、
油松、
樟子松、黑松等。以成蟲和幼蟲蛀害松樹嫩梢、枝干或伐倒木。凡被害梢頭,易被風(fēng)吹折斷。該蟲在廣州白云山景區(qū)危害馬尾松甚烈。
-
中文名
-
蠹蟲
-
外文名
-
Moth、silverfish
-
拼 音
-
dù chóng
-
所 屬
-
鞘翅目,小蠹蟲科
-
形 狀
-
橢圓形
-
顏 色
-
全體黑褐或黑色
-
分 布
-
熱帶、亞熱帶和溫帶
松
縱坑切梢小蠹屬
鞘翅目,小蠹蟲科。成蟲體長3.5~4.5毫米,橢圓形,全體黑褐或黑色,具光澤密布刻點和灰黃色茸毛。頭部半球形,黑褐色,額中央有一縱隆線;復(fù)眼卵圓形、黑色;觸角黃褐色,端部膨大呈錘狀。前胸背板近梯形,前狹后寬。
鞘翅棕褐色,基部與端部的寬度相似,長約為寬的3倍,其上有由刻點組成的明顯行列,斜面上第二列間部凹陷,小瘤和茸毛消失,雄蟲較雌蟲顯著。卵淡白色、橢圓形。幼蟲體長5~6毫米,乳白色,無
腹足,體粗壯多皺紋、微彎曲。蛹為
裸蛹,長約4.5毫米,白色。
蠹蟲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qū)。國內(nèi)淮河以南各省區(qū)均有發(fā)生。多發(fā)生在枝干或伐倒木、倉儲糧倉、、器材庫,危害稻谷、薯干及竹木器材等。蠹蟲遍布我國南北各省區(qū),危害
馬尾松、
赤松、
華山松、
油松、
樟子松、黑松等。以成蟲和幼蟲蛀害
松樹嫩梢、枝干或伐倒木。凡被害梢頭,易被風(fēng)吹折斷。該蟲在
廣州白云山景區(qū)危害馬尾松甚烈。
生 活 史 及 主 要 習(xí) 性: 每年繁殖1代,以成蟲越冬,越冬場所南北方各異。在南方,成蟲在被害枝梢內(nèi)越冬。越冬成蟲于翌年3月下旬到4月中旬離開越冬處,侵入松枝梢頭髓部補充營養(yǎng),以后在健康的樹梢、衰弱樹或新伐倒的樹木上筑坑、交配、產(chǎn)卵。在杭州觀察,卵于4月中旬孵化,幼蟲孵出后即行蛀食為害,形成坑道,坑道為單縱坑,在樹皮下層,微觸及邊材,坑道長一般為5~6厘米,子坑道在母坑道兩側(cè),與母坑道垂直,長而彎曲,通常10~15條。幼蟲期約1個月。5月中旬化蛹,蛹室位于子坑道的末端。5月下旬到6月上旬出現(xiàn)新成蟲,再侵入新梢進行補充營養(yǎng)。成蟲在梢枝上蛀入一定距離后隨即退出,另蛀新孔,在1條枝梢上侵入孔可多達14個。
在防治措施上,為了便于圍剿,在蟲害普查基礎(chǔ)上,先從外圍向蟲源地進行。新感染木、衰弱木堅決清除。被害木清除是消滅蠹蟲的首要選擇。
1、砍伐受害木,減少蟲害危害,對已嚴重受害的衰弱木或枯立木,立即伐除,并進行必要的除害處理。
處理方法:一是整株樹連根刨出;二是去掉側(cè)枝、樹根、燒毀;三是把樹干截成3米長的段木;四是挖一個1米深,2米寬,4米長的坑;五是把樹干(段)放進去用磷化鋁3g/m3熏蒸(用0.12mm厚塑料薄膜封?。?-5天);五是把樹段木取出,刮除樹皮,把樹皮燒掉。
2、樹干藥劑防治,對受害輕微的油松,采取樹干、枝周圍(從上到下)噴打農(nóng)藥防治,農(nóng)藥選用40%氧化樂果或毒鋅等強內(nèi)吸劑,同時加入滲透劑,濃度為100-200倍液,噴藥時間為早上9點以前,下午5點半以后,遇到刮風(fēng)下雨時不要噴打,同時做好周圍林木的保護工作,因農(nóng)藥濃度大,防止燒傷周圍樹木。噴藥時做好人的防毒工作。
3、樹干基部撒藥防治,清除樹干基部周圍0.5-0.8米范圍內(nèi)的雜草,撒施辛拌磷等可濕性粉劑,淺翻樹盤,殺死越冬成蟲。
4、全面噴藥防治,對所有油松、側(cè)柏、白皮松噴打一遍農(nóng)藥,農(nóng)藥選用40%氧化樂果、毒鋅或菊脂類農(nóng)藥,使用濃度比說明書稍大一點如用40%氧化樂果,濃度800-1000倍。防治成蟲侵入或殺死成蟲。
5、餌木誘殺。有蟲株率低于2%時,可設(shè)置餌木誘殺,方法是:在優(yōu)勢種或先鋒種楊飛入侵前,采伐少量衰弱木作餌木,設(shè)置方法采用原條或原木,餌木數(shù)量以800m
2放1-2根為宜,待新的子坑道出現(xiàn)幼蟲前未
化蛹時,在6月至7-8月將餌木予以剝皮,殲滅幼蟲。
小蠹蟲是一類重要的森林經(jīng)濟昆蟲。雖然小蠹蟲寄主樹木范圍很廣 , 但是以松屬植物為食的初期性和次期性小蠹蟲還是引起了特別的關(guān)注。這主要是由于這些小蠹蟲能夠利用聚集信息素來大規(guī)模危害寄主樹木 以及它們與其伴生菌的聯(lián)系。根據(jù)小蠹蟲與其伴生菌的相互關(guān)系, 小蠹蟲的生活史策略可以劃分為3 種類型:初期性小蠹蟲, 次期性小蠹蟲, 和腐生小蠹蟲。
初期性小蠹蟲接近于專性寄生蟲 , 它們進攻健康的寄主樹木, 在小蠹蟲種群密度高時可以致死寄主樹木。初生小蠹蟲主要包括南部松大小蠹Dentroctonus frontalis , D .vitei , 墨西哥大小蠹D .mexicanus , 圓頭松大小蠹D.adjunctus , 西部松大小蠹D .brevicomis , 中歐山松大小蠹D .ponderosae , 光背大小蠹D .jeffreyi和云杉八齒小蠹Ips typographus 。初期性小蠹蟲的卵在雙親坑道的邊緣孵化, 幼蟲在樹皮內(nèi)部活動, 蛹室筑于坑道末端。當(dāng)初期性小蠹蟲處于低密度種群數(shù)量時, 只在危害樹勢較弱的寄主樹木。然而, 當(dāng)初期性小蠹蟲處于種群密度較高時, 初期性小蠹蟲便會快速聚集, 然后鉆蛀致死健康的寄主樹木 。還有一些接近于專性寄生蟲的小蠹蟲, 它們幾乎不致死健康的寄主樹木。歐洲的云杉大小蠹, 還有北美的黑脂大小蠹D .terebrans 和紅脂大小蠹就屬于此類。這些小蠹蟲一般進攻寄主樹木基部和根部, 使其樹勢變?nèi)?。它們的幼蟲群居生活, 以寄主樹的韌皮組織為食。寄主樹木不直接被小蠹蟲致死, 但是它們的進攻會使寄主樹木易于遭到其它攻擊性強的小蠹蟲的進攻。
次期性小蠹蟲接近于兼性寄生蟲[ 8] , 主要包括, 美松齒小蠹Ips pini , Scolytus ventralisLeConte , 云杉樹皮甲蟲D .rufipennis , 黃杉大小蠹D .pseudotsugae , 落葉松大小蠹D .simplex ,和縱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 。次生小蠹蟲進攻樹勢較弱, 或已染病的寄主樹木, 近來也發(fā)現(xiàn)其也可以致死樹木。
初期性和次期性小蠹蟲具有相似的坑道構(gòu)建行為與卵的發(fā)育過程。當(dāng)次期性小蠹蟲處于低密度種群數(shù)量時,次期性小蠹蟲通常只會進攻那些已經(jīng)被初生小蠹蟲攻擊了的樹木或者是那些被病害和惡劣氣候嚴重降低了樹勢的樹木。當(dāng)次期性小蠹蟲處于高密度種群數(shù)量時, 次期性小蠹蟲會聚集, 然后致死健康的寄主樹木。然而, 總的來說, 次期性小蠹蟲相對于攻擊性強的初期性小蠹蟲而言, 其種群不易暴發(fā)。即使暴發(fā), 其持續(xù)時間也相對較短。
小蠹蟲的第三類生活史策略模式是小蠹蟲營腐生生活。這類小蠹蟲聚集于死的樹木。大多數(shù)小蠹蟲都屬于這一類。
[1]
小蠹蟲對真菌的有益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伴生菌是通過小蠹蟲這一載體在寄主樹木上傳播, 真菌依賴小蠹蟲提供入侵寄主樹木的通道,和小蠹蟲有助于促進致病性真菌在寄主樹木內(nèi)的發(fā)育和繁殖[ 68] 。小蠹蟲貯菌器的進化也說明了小蠹蟲受益于它和其伴生菌的相互作用。
[1]
危害松樹的小蠹蟲與其伴生菌的相互關(guān)系 [1]
危害健康松屬植物的小蠹蟲經(jīng)常與一些特殊的真菌相聯(lián)系。在小蠹蟲危害松屬植物的過程中, 這些真菌被小蠹蟲的一些特殊結(jié)構(gòu)或者體表攜帶到松屬植物上。小蠹蟲與其伴生菌的聯(lián)系表明小蠹蟲和其伴生菌之間是一種互惠互利的關(guān)系。伴生菌隨小蠹蟲擴散而被帶到新的寄主樹木。而伴生菌或作為小蠹蟲的食物來源, 但更重要的是, 有些伴生菌能夠通過其菌絲滲透寄主組織, 釋放毒素, 致死寄主樹木, 以幫助小蠹蟲降低寄主抗性。許多研究致力于探索小蠹蟲 伴生菌聯(lián)合體與寄主樹木之間關(guān)系的特征和確定小蠹蟲與其伴生菌相互關(guān)系在生態(tài)學(xué)上的意義。然而, 不同小蠹蟲和其伴生菌所組成的共生體系, 不同小蠹蟲的種群數(shù)量, 和不同環(huán)境條件下同種小蠹蟲與其伴生菌相互作用方式的差異使我們在研究小蠹蟲和其伴生菌這個共生體系時, 對它們各自在成功聚集寄主樹木過程中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的概括變得非常困難。